[]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主、民生三大主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 日期:2025-03-060清末“洋务新政”的目的在于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 日期:2025-03-06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遵循了客观规律要求、反映了人民愿望
- 日期:2025-03-062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立即改减租减息为“耕者有其田”
- 日期:2025-03-063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 日期:2025-03-064"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最早由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
- 日期:2025-03-0651924年改组后的国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联盟
- 日期:2025-03-066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 日期:2025-03-067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 日期:2025-03-06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 日期:2025-03-069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一任首席军机大臣是李鸿章
- 日期:2025-03-0610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 日期:2025-03-06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 日期:2025-03-0612近代历史上,魏源最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日期:2025-03-0613鸦片战争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 日期:2025-03-0614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 日期:2025-03-0615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 日期:2025-03-0616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 日期:2025-03-0617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 日期:2025-03-0618“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日期:2025-03-0619由于城市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中心和工人阶级的聚集地,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应以农村工作为中心